他创作的 “共情影像”,触碰到你内心深处的需求了吗?

他创作的 “共情影像”,触碰到你内心深处的需求了吗?

模棱两可令人不安。几百万年来,人类的进化使我们渴望确定性,这是一个必要的生存技能。

当人们在萨瓦纳草原上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时,会猜测这是捕食者,食物来源,还是潜在的伙伴? 确定是哪一种情况很重要,否则结果可能会非常糟糕。

图 1 |《第九区》(Precinct 9),2018 © Christophe Canato

社会的复杂性使我们很难辨别是机遇还是风险,人类的大脑会权衡自己与他人对事物的不同理解,意图、欲望、情感和信仰的感受是源于自己,还是归于他人的影响。

同时,量子物理学领域的发现表明,不确定性是宇宙物质的本质。再者,从老子、庄子到赫拉克利特、黑格尔,哲学家们都把这种令人不安的模糊性作为深刻洞见的源泉。

图 2 |《耶路撒冷的妇女: 耶稣受难第八站》(Women of Jerusalem:The eighth Station of the Cross),2012 © Christophe Canato

对现居西澳大利亚的法国摄影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卡纳托 (Christophe Canato) 来说,不确定性是其创作的灵感源泉,不确定性使他作品中的概念更加鲜活。

他的图像并非阐明思想,而是提出了一个悖论,并在同一图像中设计元素让人产生联想和情感,使图像成为艺术家和观众之间 “对话” 的场所。

图 3 |《耶路撒冷的妇女: 耶稣受难第八站》(Women of Jerusalem:The eighth Station of the Cross),2012 © Christophe Canato

事实上,通常在一幅作品中,艺术家提出问题而非提供正确答案。

在卡纳托的作品中,观者往往会认为这些问题不是指向答案,而是指向更多的问题,是通过否定简单的解决方法扩展意识领域,是通过否定确定性带来的舒适感磨砺心智。

图 4 |《耶路撒冷的妇女: 耶稣受难第八站》(Women of Jerusalem:The eighth Station of the Cross),2012 © Christophe Canato

与克里斯托夫·卡纳托 (Christophe Canato) 对谈

采访者:你认为你的造像方法是出于同情心吗?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因为我从未想过我的创作方法与同情有关。作为一名艺术家,我的工作就是为观众提供思考的素材,但这也是我为自己寻找答案的一种方式。我认为这有关感同身受,这是同情吗?

图 5 |《弹跳》(Ricochet),2014 © Christophe Canato
··

采访者:感同身受就是为某人感到难过。我更愿意把这种同情看作是对人类需求的一种承认和敏感,以及为之做点什么的决心。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我赞同,“对人类需求的认识和敏感性” 应该是对我创作方法的准确界定,尽管我从未这样想过。

虽然我manbetx官网登录的是别人的肖像,但事实上我在谈论自己。当我描绘每一个人或每种情况时,我所利用的敏感性是一种探索和 “翻译” 自我价值、我的关注点的方式。我可以对自己富有同情吗?

图 6 |《弹跳》(Ricochet),2014 © Christophe Canato

采访者:是的,当然可以。如果不同情自己,很难对他人产生同情心。你是如何通过摄影表现对他人的敏感和对哲学的探索的?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我希望我的照片能唤起人们深刻的情感,而不止步于视觉取悦。我喜欢用最少的内容表达最需要的东西,无需多余的画面。

在肖像照中,manbetx官网登录摄主体可能是面对观众的一种敏锐而自信的凝视,或者是配合地匆匆一瞥; 当manbetx官网登录摄全身照时,我认为是场景和人的姿态传达了力量或脆弱,即使没有衣服的遮盖,一个人的身体也可能看起来健壮或脆弱。

通过这些细微差别,我想表达主题的必要敏感性。

图 7 |《弹跳》(Ricochet),2014 © Christophe Canato

采访者:我们来聊聊 “耶路撒冷的妇女”(耶稣受难第八站)(Women of Jerusalem) 这部作品吧,这个系列是怎么产生的?(图 2~图 4)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2012 年,策展人凯瑟琳邀请我参加一个名为 “耶稣受难像”(The Stations of the Cross) 的团体展览。

(在基督教中,特别是在罗马天主教中,耶稣受难像描述了耶稣基督最后几天经历的 14 个苦难,从他被捕的那一刻到把他的尸体放在坟墓里。每一站都成为一种特定的视觉修辞,因此经常出现在神圣的雕塑和绘画中。)

团体展览邀请了不同的艺术家,每个人表达耶稣受难的不同场景,我选择了第八站 “耶稣安慰耶路撒冷妇女”。

图 8 |《我们之间的空间》(The Space Between Us),2015-2019 © Christophe Canato

采访者:你为什么要选择第八站?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我是女权主义者。我想反映当女人变老后皮肤上留下的印记,以及由此带来的脆弱性。

这些都是比较私密的肖像照,女人们穿着紧身内衣,暗示着美丽与羞辱,接受与拒绝。我一直在研究对立的事物是如何相互呼应的,我意识到就在我们说话时,也正是在这种矛盾中,同情之情才得以平息。

当时,我很明显地感觉到我在脆弱中寻找恢复力的过程带有某种宗教色彩,这符合基督教通过自我牺牲来超越自我的理念,也符合耶稣受难第八站的具体思路。

图 9 |《我们之间的空间》(The Space Between Us),2015-2019 © Christophe Canato

采访者:你是用什么方法将这些抽象的想法转化成视觉语言的?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光亮的色调给这个系列一种临床的感觉,可其翻译为纯洁、尊重、神性。

但这种方式也突出了女性的年龄,随着时间流逝,她们的皮肤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她们的脆弱有一种幽灵般的荒凉,而我的目的是通过图像混淆简单的解释。

采访者:这部作品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督教的宗教背景来寻找它的意义?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后来,我有机会在另一个背景下展出这些照片,因此这几幅画从集体展览中剥离了出来。在后一种情况下,观众告诉我,他们在这些图像中看到的是一个患有痴呆症女性的故事,没有看到任何宗教色彩。

图 10 |《我们之间的空间》(The Space Between Us),2015-2019 © Christophe Canato

采访者:两年后你创作了《弹跳》(Ricochet) 系列,在这个项目里你想探索什么?(图 5~图 7)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我想回顾青春期之前那个年龄的男孩们的想象力,那时他们已不是婴儿,但还没有进入青春期。

当然,这是通过成年人视觉和记忆的反映,当我们成年后,那些回忆会在某些时刻弹跳回来。

这是关于童年后期的冒险旅程,一个由环境、创造力、自恋和模仿、部落主义和仪式所激发的童年。

图 11 |《我们之间的空间》(The Space Between Us),2015-2019 © Christophe Canato

采访者:这种审美方法颠覆了《耶路撒冷的妇女》的高调风格,而采用了明暗对比的绘画风格。是什么使你采用这种manbetx官网登录摄方法的?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我想捕捉一些介于真实世界和幻想之间,宁静而微妙的东西。

正如你所说,私密的灯光和黑色背景参考了西方古典绘画,但又充满戏剧性、超现实和美学特点。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有时会想,我的作品是否太过唯美,因为我总是试图在美丽和不安之间寻找平衡,寻找思想和不确定性。

图 12 |《因梦想而厌倦》(Bored by Dreams),2017-2018 © Christophe Canato

采访者:在你之前的系列中,要么完全是肖像画,要么都是静物画。而这个系列既有肖像画也有静物画。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我的想法是 “收集东西”,我从小就喜欢这么做,这也是我开始这个系列的原因。

犄角 (图 5 )、植物、昆虫、牙齿 (图 7 ) 等各种东西,有时它们可以静静地独处。有时,当着男孩的面它们会 “活过来”。

这与自然有着本质的联系,我知道我的创作需要与更广阔的环境联系起来,尤其是森林。

森林是一个想象中的 “集体无意识” 的地方。在小屋图像中 (图 6 ),森林暗示着黑暗与某种威胁,来自小屋内部的灯光使人感到安心和被保护。

当我创作一个系列时,总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 “创作进行中”,在这个过程中,图像会被并列和 “嫁接”。在这幅图中,小屋的形象在后期才出现,而鹦鹉、老鼠和蜗牛的形象已成为我个人意向存档的一部分。

图 13 |《因梦想而厌倦》(Bored by Dreams),2017-2018 © Christophe Canato

采访者:《我们之间的空间》(The Space Between Us) 系列采用了类似的黑暗审美,但将重点转移到了男性关系,以及阳刚之气和亲密性问题上。这个系列是怎么开始的?(图 8 ~ 11 )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在manbetx官网登录了多年照片之后,我终于有足够的勇气谈论自己,谈谈我的性别,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个系列源自一个团体展览的邀请,每个艺术家需提供三幅作品。

在第一幅图中 (图 8 ),我想表达一种非男非女的 “第三性别”,图中的人物既有胡子,又有西方文化中与女性气质相关的飘逸长发。这种混合的性别可以被认为是 “怪异” 的,就像 19 世纪的游乐场奇观 “大胡子女士”。

在第二幅图中 (图 9 ),我讨论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那喀索斯 (一个爱上自己倒影的美丽又自私的年轻人)。

如今,自恋指的是对自己、自己的外貌或公众看法的迷恋。而有人认为同性恋是自恋的表现,是对 “相似的人” 的渴望。考虑到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结构,我想通过我的作品,质疑对故事的相关性和道德性。

最后一张照片触及人类互联性和灵性的概念 (图 10 )。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找到意义,我们在哪里,我们如何崛起? 不仅在当代世界,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精神和社会阶层方面得到 “提升”。

图 14 |《因梦想而厌倦》(Bored by Dreams),2017-2018 © Christophe Canato

采访者:我对这些照片中穿衣和赤裸的人之间的对比感到很有趣。赤裸常与脆弱联系在一起,但在这些照片中,好像并不总是如此。(图 11 )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每幅图都是两个人的二重唱,一个穿着衣服,一个光着身子。赤裸的人似乎更强壮,扶着穿衣服的人,这两个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

我们能说其中一个对另一个有影响力吗? 裸体是脆弱还是一种力量? 向上翘起的手掌意味着脆弱,还是暗示着知识的力量 (暗示着阅读时拿书的方式)?

采访者:下一个系列是《因梦想而厌倦》(Bored by Dreams),这个名字与 1990 年代的一首歌同名。在这首歌中,一个女人在哀叹自己想要什么和得到什么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个系列还使用了很多基于三角形的图形,你想表达什么?(图 12~15 )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在这个系列中,我继续研究在文化和宗教背景下的男子气概问题,包括性取向。这些几何符号的灵感来自激进主义的标志、带有污名的徽章和装饰性的宗教符号。

( 1930 年代和 1940 年代的纳粹德国,同性恋和双性恋男子被迫戴上粉色三角形标志,向所有人公开他们的性取向,就像犹太人被迫戴上黄色星星一样。1970 年代,粉色三角形的象征被同性恋活动人士重新使用,作为纪念和抗议恐同症的象征。1980 年代,随着艾滋病的出现,三角关系被颠倒过来,成为一种更大胆的积极的自我和社区身份的象征。)

图 15 |《因梦想而厌倦》(Bored by Dreams),2017-2018 © Christophe Canato

这些形象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比如图 12,由两个三角形叠加而形成的星星是由建筑工人们用来标记建筑工地的粉色字符串得来;图 14 展示的是一面三角旗。

其他图像是通过两幅图的碎片重组而成,比如图 15 是两个男人的组合,一个黑人,一个白人;图 13 是一个赤裸的人和一个穿衣的人的组合。事实上,令我感兴趣的是隐藏在这些作品中的双重意义,侮辱或断言、羞辱或庆祝、正常或不正常、接受或谴责。

图 16 |《亲吻》(Le Baiser),2018 © Christophe Canato

采访者:在你的最新系列《吻》(Le Baiser) 中,你延伸了表达内涵,创造了一种隐喻性的混合。在这个系列中你想表达什么?(图 16 ~ 18 )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在完成《我们之间的空间》后,我的大部分创作都是关于性取向的。虽然我已经在 LGBT (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 权力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在西方国家,同性恋恐惧症仍然是青少年自杀最难以避免的原因。不久前在法国,一场以两名男子接吻为主的广告宣传活动受到审查,原因是一些公民施压,他们认为这是对 “恐同症” 的挑衅。

这些隐喻性的肖像黑暗而扭曲。对我来说,它们使我想起佛朗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画作中扭曲的人物。

图 17 |《亲吻》(Le Baiser),2018 © Christophe Canato

采访者:他们是怎么构建的?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每幅画都是由一对夫妻融合而成。这些图像并不是利用 Photoshop 将身体不同部位粘在一起的数字 “补丁”,而是由两幅肖像组成的,一幅画放在另一幅的上方,然后擦除上层的一些部分,以显示下层图像的部分部位,创建了一个单一的 “融合” 肖像。

因此,通常与温柔和欲望联系在一起的亲吻变成了一种恐怖的景象,有种令人厌恶、怜悯和好奇的感觉。

图 18 |《亲吻》(Le Baiser),2018 © Christophe Canato

采访者:在你的创作过程中,关于同情,你学到了什么?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在这次采访之前,我从未想过我的艺术创作与同情有关,而你的问题使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一点,因此我计划有意识地将同情的概念融入我的作品中。

我想,这就是当代艺术的意义所在,既有艺术家,有创作,也有试图与那些审视和反思其作品的人建立的持续对话。

克里斯托夫·卡纳托 (Christophe Canato)

(作者简介:阿拉斯戴尔·福斯特是策展人、作家,是昆士兰大学社会福利与文化教授和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现居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工作范围遍及全球各地。你可以在 上了解更多。)

(图:克里斯托夫·卡纳托 (Christophe Canato) ;文:阿拉斯戴尔·福斯特 (Alasdair Foster;编译:空灵)

(本文原刊载于《摄影世界》2020 年 3 月刊)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影像 » 摄影师 » 他创作的 “共情影像”,触碰到你内心深处的需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