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 | 宋建强:博士后酒农的小目标,好葡萄酒要 “种” 出来

品牌故事 | 宋建强:博士后酒农的小目标,好葡萄酒要 “种” 出来

2015 年,任教于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葡萄酒系的宋建强来到张裕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驻站从事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是葡萄栽培和葡萄园管理,当上了一名 “博士后酒农”。

葡萄酒是风土的产物,风土所包含的土壤、微气候等因素会影响酿酒葡萄的特性和品质。可以说,一瓶葡萄酒的好坏,在地里就已经决定了。宋建强深明此理。 “葡萄园风土怎么样,其实不完全是靠老天爷,后天的管理也很重要。我的科研工作就是对葡萄园进行精细化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研究土壤。” 宋建强说。

其实,每个地块的土壤跟葡萄生长之间都要很大的关系。比如说水分,如果地块土壤的水分比较高,那葡萄果实质量会相对差一些,所以灌溉时就要注意排水;相反的话,土壤缺水的话就要及时灌溉。再比如,土壤里的养分含量也是可控的。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葡萄跟其他的农作物一样,土壤越肥沃、果实越大,就越好。但其实恰恰相反,小的葡萄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往往带有更加浓郁的风味。如果葡萄长势太好,说明这块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强,葡萄园工作人员便要减少肥料。

在张裕,宋建强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进行土壤分析,为合理的水肥管理提供指导,二是在土壤研究的基础上,为葡萄园分区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议。

宋建强在张裕集团技术中心实验室内测量酿制葡萄酒样本数据。

“那么大的葡萄园,不同区域果实质量不一样,进行分区有利于分区管理,之后进行分别酿造,提高葡萄酒品质。我通过研究土壤,以及土壤与葡萄生长、与葡萄酒品质差异之间的关系,希望了解到哪些原因导致它好,什么导致它差。” 宋建强介绍。

张裕蓬莱大柳行葡萄基地。

为了达到这样的研究目的,两年中,宋建强从地里背回近 500 份土样,每个月要往返张裕蓬莱大柳行葡萄基地三四次。

在葡萄基地,他要观察不同样本土地上葡萄生长,在不同地块进行土壤样本采集。

在进站工作前,张裕便发现烟台的土壤有酸化的趋势,PH 值偏低,而土壤酸化不利于葡萄生长。宋建强介绍说,土壤酸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会造成酸化,二是耕作过度使用化肥,特别是氮肥造。

在酸化后土壤种植葡萄,产量会降低,也会增加病虫害影响。“而且在酸化土壤上种植农作物,会造成恶性循环,果树产量降低,就要多施肥,多施肥又会急剧土壤酸化,再影响果树产量。”

等待葡萄成熟,宋建强要采集葡萄样本,进行葡萄果实各项感官统计后,再拿到实验室检测各项理化指标。

宋建强的土壤研究有着切实的生产诉求,那就是通过研究土壤酸化到底对葡萄生长有哪些影响,对葡萄果实品质、对葡萄酒有哪些影响,提出土壤改良的方案,选择合适的改良方法。“土壤改良就是一个 ‘与天斗’ 的过程,我需要把 ‘先天不足’ 的土壤,根据土壤不同特点,研究出精确的改良方法,把土壤变得更加适合高质量葡萄的生长。”

张裕集团技术中心理化分析室。

宋建强的工作离不开实验室理化指标测定。

在张裕,科研是服务于实际生产的强有力支撑,重视科研也成为张裕能够多年保持在葡萄酒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而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也让更多科研人员能够真正通过生产实践发现科学问题,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这也是宋建强在两年博士后科研工作中最大的感受。

在分析记录葡萄生长和成熟期的各项指标数据后,宋建强还要小规模酿制葡萄酒样本。在包括葡萄酒样本在内的各项实验的基础上,综合进行数据分析,来确定适合样本地块的葡萄品种、种植密度,改良方式等。

宋建强在记录各项样本实验数据。

如今,宋建强博士后科研工作即将结束,他给自己打了及格分。“对于大田管理来讲,两年的实验时间其实很短暂,土壤分析和改良都需要更多监测和实验数据来支撑。对于研究初期提出的问题,我已经发现了一些原因,但要想做出解答,还要继续研究下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土产一方酒。只有心怀对土地的尊重,才能生产出有独特风味的葡萄酒。

宋建强也坚信,好葡萄酒要 “种” 出来,而他的这一小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他已下决心,在出站后继续现在的研究课题。而在两年的 “酒农” 经历中,他确实也找到了更多的研究方向,更清晰地认识到,通过对科技的掌握和运用,因地制宜,定能充分展现烟台这方水土的迷人之处。

(邢江=文 萧嘉 邢江=图)

分享到微信

首页 » 资讯 » 品牌故事 | 宋建强:博士后酒农的小目标,好葡萄酒要 “种” 出来